最美一線人:戰“疫”金牌“管家”老張
編者按:
“疫情防控在行動”曾報道過3名一線戰“疫”典型,他們都是我們身邊的“凡人英雄”,扎根在各自的崗位上,兢兢業業、默默奉獻,身體力行筑牢抗“疫”防火墻。
今天的“疫情防控在行動”,來了解一位為上海公司中關村·虹橋創新中心園區防疫和企業安心復工復產提供堅實保障的一線“產服人”張建華。
【疫情防控在行動】最美一線人:戰“疫”金牌“管家”老張
張建華,上海人,同事口中的“老張”,是上海公司產服部副經理,負責公司園區的物業管理,是園區日常運營、管理的“管家”。
這個春節對很多人來說也許是一個超長的假期,但對負責物業管理工作的老張來說,是個24小時在崗在線的“戰”期。春節前,接到集團和屬地政府疫情防控的工作通知后,老張翻出當年抗擊非典的經驗,第一時間組織園區物業梳理園區防控難點。他既要對接政府和上級單位,又要監督管理物業公司,還要對接園區內各類企業;既要統籌制定好各類防疫方案,又要督導查驗各類工作的落實;腦子里琢磨著園區消毒測溫的大事小情,電話里聯絡著保障物資的渠道網絡……疫情防控期間,老張整個春節假期基本都在工作中度過,忙成一個“陀螺”。
中關村·虹橋創新中心園區是個開放式的園區,比一般封閉式園區的疫情防控難度要大許多。企業復工后,園區防疫壓力陡增。老張的經驗很“靈光”,他提議“物防”“技防”“人防”相結合,采取增設7處園區臨時柵欄封閉通道、調整監控攝像、增加值守人員、把好園區及企業入口的“兩道門”等措施,日常建好測溫、消毒、防疫文件、工作日志等八類臺賬,為園區織就一張細密的防護網。
對于企業的特殊困難和需求,老張的辦法更是“上道”。企業反映人員少、防疫物資采購困難,老張立馬安排人手協助消毒測溫,并協調物業送上了口罩消殺物資。碰到個別不理解防疫工作的人員,老張像“老娘舅”跟人聊到心里去,潤物無聲消弭誤解和矛盾。上海市通知延期復工后,園區部分企業因為經營壓力想提前復工。老張知道絕不可行,就主動曉之以理、動之以情地與企業溝通,讓企業務必“拎得清”其中利弊,最終獲得企業理解。
道道抗“疫”防線,敬業堅守鑄就?!叭谡嫦蠕h隊”的紅旗在園區里非常亮眼,老張是先鋒隊隊長,隨時都運籌帷幄,合理安排志愿者排班,助力園區聯控聯防。而防疫工作的每個關鍵節點,早已形成一張工作清單,時刻深印在老張的腦海中。老張今年已經58歲了,高血壓和肺大泡成了無奈的“老朋友”,年前體檢還查出患有頸部腫塊,原本計劃在春節前做開刀手術。面對突發疫情,老張征求了主刀醫生意見,在確保病情可控情況下提出延期手術,目前仍帶著藥片堅守在戰“疫”崗位上。每天從晨曦初現到華燈初上,老張大多數時間都工作在園區出入口、入園企業、底商租戶、地下車庫、配套食堂等疫情防疫的一線。
在家人眼中,早出晚歸是他的工作常態;在同事眼中,他就是一道令人安心的“防護墻”。平凡人老張,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、總體戰、阻擊戰默默貢獻著力量,而無數個老張的力量聚沙成塔、集腋成裘,匯聚成戰無不勝的磅礴氣勢。
上海人以特有的方式豎起大拇指夸贊到:老張,你是個“模子”!